|

纺织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的讨论

2016/05/24

分享到: 

中国上千年的历史文明成就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中国汉族、苗族、侗族等人口聚居区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展现的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些非遗当中,有一类非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那就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遗产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中产生的,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生活智慧和精湛技艺。随着现代技术和当代文化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各种非遗的生存状态岌岌可危,有些已经或濒临消失,由此学术界、政府组织、科研机构等开始着力寻找有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途径。针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的普查、记录和存档¨J,通过最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以影音方式记录和保存,借助产业化发展拓展生产规模’2 J,依靠旅游业引导非遗市场化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采取法律措施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p o,开展教育和培训活动,依托博物馆建设推进静态保护等,同时各地区也制定了多项保护非遗的政策和制度,这些措施对非遗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延续了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已有的研究一是针对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针对某一地区或者某一项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有研究将中国的纺织类非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也很少从非遗各项目的关系和资源整合的角度进行探讨。然而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归属于纺织领域的某一个方面,相互之间是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的,本文基于此提出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待非遗的传承,构建纺织类非遗的资源链、区域文化圈和传承人的网络平台来综合有效利用各地区与非遗关联的资源,使纺织类非遗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获得新的传承和发展空间。

1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的
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其核心是把零散的或者相互独立的要素通过某种方式而使之相互衔接或结合,并彼此渗透、交互和耦合,使各要素在整体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1+1大于2的效应H1。在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问题上提出资源整合的缘由是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匮乏及纺织类非遗面临消失的现状,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来使得各项纺织类非遗获得较好的保护和传承。这里的资源不仅指的是纺织类非遗本身,还包括非遗存活所需的生态资源,非遗所属区域的研究机构和管理组织及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等。通过资源整合传承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整体上、全局上对非遗保护问题的思考,对纺织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综合利用区域内外的资源优势来保护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当今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不少地区的生态资源、自然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资源的减少不利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传承,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互借用区域内外的资源,避免部分地区因为非遗保护所需资源短缺而造成的非遗濒危和消失等问题的出现。
第二,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具有共生的特点,当内部的某一项事物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会带动其他事物的发展。在进行纺织类非遗的资源整合过程中需要对各项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明确各项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寻找各项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建构资源关系网,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联动效应,有利于各项非遗的共同发展。第三,利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指的是国际上所说的生态发展观,另一方面所指的是某一产业的长久发展。对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本身的取材、形成过程和工艺就是生态环保的,符合生态发展观的理念,如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自然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

2构建纺织类非遗的资源链
2.1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按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划分标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在民俗、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三个非遗类别中。笔者对纺织类非遗的界定主要是从非遗的物质属性考虑的,强调非遗的具体内容、形成过程和纺织产业发展的紧密关联性。通过书籍、网络、文化部的相关文件等方式对纺织类非遗项目进行了整理,在国家公布的共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纺织类非遗共有86项。第一批中包括苗族服饰、回族服饰等民俗5项,顾绣、苏绣、湘绣等民间美术10项,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宋锦织造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16项。第二批中包含蒙古族服饰、畲族服饰等民俗11项,堆锦、湟中堆绣等民间美术13项,蚕丝织造技艺、传统棉纺织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等14项。第三批中有塔吉克族服饰民俗1项,上海绒绣、宁波金银彩绣等民间美术6项,蓝夹缬技艺、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等传统手工技艺2项。第四批中仅有鄂温克族服饰、彝族服饰等民俗6项,京绣、抽纱2项民间美术类非遗。可以看出,民俗类的非遗多数为特定文化空间内产生的民族特色服饰,民间美术主要包含各类刺绣技艺,传统手工艺则以织造和印染技艺为主。
为了便于资源链的构建,基于国家名录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过程和物质载体M J,在此将纺织类非遗划分为初级原材料、服用面辅料、印染技艺、刺绣技艺和民族服饰五个大类(表1)。具体的划分情况是:将手工棉纺织技艺、黎族树皮衣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等归为初级原材料,这些都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原材料制作加工而成的。南京云锦、宋锦、蜀锦、缂丝、壮锦、侗锦等具有特殊的结构、 色彩和纹样,可以直接用作服装材料,所以归为服用面辅料。印染技艺则是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划分出来的,刺绣技艺为民间美术类非遗,染绣技艺的特点是可以对初级原材料进行再处理,丰富初级原材料的性能和特点。而最后一个类别民族服饰则来自于民俗类非遗。从表1中的分类看,这种新的划分和归类能够清晰地说明各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因此为后期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了依据。
2.2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链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链是以表1所示的新分类为参考的,充分考虑了各遗产之间的关联性,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载体进行了综合的考虑和利用。将前述的五大类初级原料、服用面辅料、印染技艺、刺绣技艺和民族服饰看作五个资源系统,在此进一步对这五个资源系统内部的要素从非遗形成的细节、工艺和过程人手进行分解。初级原料的加工就涉及到棉、麻、丝、毛、皮等原纤维的获取、原纤维成品、初级原料的加工等。服用面辅料则包括织锦、缂丝和地毯织造等所用纱线的取材、纱线的制作、纱线的染色、织造技艺等。印染技艺则包含染料制作的动植物原料获取、染料制作工艺、染料、印染成品等∽』。刺绣技艺则涵盖了刺绣用线、刺绣线染色、刺绣针法、刺绣纹样等。民族服饰则容纳了更多的方面,包括原辅料的纤维取材、纤维加工、织造,原辅料的染色、刺绣,裁剪、缝制及后期的装饰整理等过程。通过以上对纺织类非遗的分解,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资源链,5个资源系统形成主链,19条箭头线指出了5个资源系统中的资源相互之间进行整合利用的路径。具体来讲,初级原料(资源系统1)的纤维可以用于服用面辅料的织造、刺绣工艺的绣线及用来缝制民族服饰,原料本身可以通过扎染、刺绣及加工之后转化为民族服饰。服用面辅料(资源系统2)可以直接用于民族服饰的制作,其织造中使用的原色纱线或染色纱线可以用于刺绣,纱线染色方法可以借鉴到印染技艺中。印染技艺(资源系统3)中的染料、染色方法可以应用于资源系统1中的原纤维、初级原料染色,以及资源系统2中织造所用纱线的染色;印染成品则可以用于制作不同类型的民族服饰。刺绣技艺(资源系统4)中的绣线可以用作资源系统1、2的材料织造,刺绣纹样可以转化为印染纹样,或者服用面辅料织造的图案,刺绣针法可以使用在民族服饰的缝制中。民族服饰(资源系统5)中的纤维、原材料、染色、刺绣、缝制等工艺则可以分之后为前期的初级原料、面辅料加工,以及印染、刺绣技艺所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所具有的紧密关联,这样就可以综合利用纺织类非遗所涉及到的一切资源,不仅有利于各项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可以使非遗在资源整合利用中获得持续发展。

构筑纺织类非遗的区域文化圈为了构筑纺织类非遗的区域文化圈,首先必须了解每个区域内的纺织类非遗分布情况。在地理上中国将大区划分为西南、西北、东北、华南、华北、华东、华中七个区域,每个区域拥有不同数量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表1给出的信息,结合各遗产的申报地区和单位所在地,笔者统计了各区域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表2所示。其中西南地区有22项,西北地区26项,东北地区5项,华南地区10项,华北地区10项,华东地区19项,华中地区8项。
区域文化圈以各省市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和纽带,将分散在各区域的与纺织类非遗保护、传承紧密相关的组织等进行整合。图2所示为区域文化圈构建的途径,即以纺织类非遗为纽带,将各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地方文化厅(馆)联合起来组成政治环境;由自然生态保护区、少数民族旅游示范区、传统文化之乡和传统文化保护区构成自然人文环境;将纺织服饰博物馆、非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整合成为物态环境;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班、纺织类非遗教育机构、非遗的传习基地组成教育环境一1;非遗手工艺作坊、非遗相关企业、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等组成经济环境;政治、自然、人文、物态、教育和经济环境等串联起来形成跨地域的区域文化圈,如西南区域文化圈的建立就是把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地区的五大环境系统中的组织要素进行整合而实现的。

结论: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遗传承的任务变得更加艰巨。本文以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管理机构、非遗保护和传承相关的组织及非遗传承人为核心要素,通过资源整合构建了纺织类非遗的资源链、区域文化圈和纺织类非遗传承人的网络平台。这样的资源整合有利于改变以往纺织类非遗、管理机构、相关资源、传承人等彼此独立,缺少沟通合作的现象,避免管理机构多头管理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及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提醒国家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作用,进而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针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资源整合模式同样也可以借鉴到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这样就可以发挥所有相关资源的优势,使其形成较强的合力来保护和传承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更多关于:纺织仪器



上一篇:我国纺织品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下一篇:中国近代纺织科研发展史探究


友情链接:
标准商城 | 百检网 |
在线客服